SYSTEM ACTIVITIES
作者:陈佳富 李双江 王君 张欣 发布时间:2025-04-08 阅读量:201
2025年4月2日至3日,由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李开绵研究员领衔,联合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产业经济岗、长沙综合试验站、白沙综合试验站等岗站专家及团队成员、以及湖南龙在天食品有限公司、三薯(湖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二十多人,赴湖南省益阳市泉交河镇祥云村进行食用木薯种植基地建设指导、开展木薯种植及加工产业化专题调研,并围绕企业需求与乡村振兴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专家组在木薯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按照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2025年工作部署和《2025年体系场景建设督导工作方案》要求,陈银华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场景5建设以“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模式创新与实践场景建设行动方案-木薯北移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示范”为主题,围绕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北移扩面、提质增效”战略,通过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突破木薯北移种植的低温适应性、种茎越冬储藏及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等瓶颈,以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湖南、江西、广西北部等木薯北移核心区的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新场景。
长沙综合试验站和白沙综合试验站联合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社,在益阳市祥云村建设食用木薯种植基地,围绕木薯北移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示范,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原料、技术、市场、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这不仅有助于推广食用木薯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更从源头上保障农户的收益,为“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益”注入强劲动力。
木薯北移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示范基地揭牌
专家组在木薯北移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合影留念
4月3日,专家组成员前往长沙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岳麓山实验室举行专题座谈会。
会议围绕木薯产业链延伸、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乡村振兴模式展开讨论。重点探讨了木薯北移种植以及木薯米、木薯粉条等下游加工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食用木薯是木薯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具有重大发展空间,需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三薯(湖南)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等与会企业认为大健康食品是国内木薯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体系围绕大健康的理念培育更多的新品种以满足需求。
会议讨论了木薯产业走向非洲的思路与路径。企业代表提出,走向非洲需全产业链顶层设计,包括种加工、废弃物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等完善的生产体系,希望体系专家能多与企业互动,为企业走向非洲提供更多的指导。
陈银华、邓干然、欧文军、宋勇等体系专家从国际化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构建“品种-技术标准-生产线-产品”完整运转体系等几个方面给予了回应,均表示国家木薯体系一定鼎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为一带一路贡献体系力量。
专家组在湖南农业大学专题研讨会
木薯北移战略是破解鲜薯销售难、产业链短等问题的关键,需以科技赋能产业,打造“湖南样板”。此次调研明确了以“北移扩面、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木薯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力争实现鲜薯加工转化率提升至60%,并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木薯产业成为湖南特色农业名片,并为乡村振兴贡献体系力量。
专家组在湖南农业大学合影留念
文字来源:长沙综合试验站 陈佳富 李双江
图片来源:长沙综合试验站 王君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