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ACTIVITIES
作者:余厚美 王红刚 发布时间:2025-04-14 阅读量:130
2025年4月11日至12日,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振文研究员率领由产业经济岗、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木薯产品加工岗、辣木栽培模式岗、辣木产品加工岗、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保山综合试验站、德宏综合试验站等岗站专家和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副院长等行业专家团队,赴普洱市和孟连县开展咖啡产业专题调研。
普洱:探访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研基地
4月11日,专家组首先来到云南农业大学普洱咖啡基地和热带作物学院院区考察。作为“中国咖啡之乡”,普洱市贡献了云南全省一半以上的咖啡产量。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副院长李学俊向专家团队详细介绍了基地在咖啡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点展示了小粒种咖啡遮阴种植模式和传统咖啡脱壳加工工艺。考察期间,专家们还品尝了由学校咖啡协会学生创业团队精心制作的特色咖啡。
孟连:调研“中国精品咖啡第一县”产业实践
4月12日,专家组赴孟连县天宇咖啡农业合作社深入调研。作为当地咖啡产业龙头企业,天宇合作社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专家团队实地考察了育苗基地、脱壳车间和发酵车间等核心生产环节,详细了解咖啡从育苗到加工的全过程。
据孟连县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该县计划新发展咖啡种植2万亩,按照每亩222株的种植密度,预计需要咖啡苗450-500万株。目前万宇公司已育苗26万株,可满足1200亩左右种植需求。在经济效益方面,咖啡鲜果收购价达10.5元/公斤,天宇公司今年预计收购鲜果2000吨,可产出咖啡豆约300吨,市场售价在76-105元/公斤之间。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专家把脉发展路径
考察过程中,专家团队结合各自专业领域,为云南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张振文首席科学家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优势,在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岗专家谭砚文教授建议进一步挖掘咖啡文化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专家针对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提出了具体建议。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李学俊副院长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深化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共同推进咖啡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打造“中国咖啡之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考察现场
合影
图文来源:木薯产品加工岗 余厚美、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 王红刚